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,您的生活服务帮手
这两年新能源车圈最火的关键词,非“智驾”莫属。各家车企卷配置、卷算力、卷城市NOA开城速度,广告词一个比一个玄乎。
不过最近工信部早给智驾宣传套上了“紧箍咒”,甭管车企吹得多天花乱坠,对外都得老老实实叫“辅助驾驶”。
不过规矩是规矩,技术可没停步。现在车企搞智驾就两条路:要么像小鹏、小米、理想那样,芯片用英伟达的,算法自己撸;要么直接当“甩手掌柜”,找第三方供应商买整套方案。这第三方市场里,华为正杀得风生水起——最新数据显示,2024年国内有63万辆车用了“辅助驾驶域控软硬一体”方案,其中79%贴着华为的标签。
79%是什么概念?相当于路上跑的十辆搭载第三方智驾的新能源车,八辆都姓“华”。
华为为啥能垄断第三方市场?说白了,人家给的实在太多了。别的供应商可能只卖算法,或者只供硬件,华为直接甩出“全家桶”:自研芯片、自产硬件、自研中间件,连软件都给你调校好。车企买了这套方案,相当于直接拎包入住,省去无数调试磨合的麻烦。
反观其他第三方厂商,要么硬件靠采购,软件拼凑感强;要么只专注算法,和车企自研部分打架。对比之下,华为这种“交钥匙”工程自然更吃香。毕竟对多数车企来说,自研智驾成本高、风险大,不如直接抱紧华为大腿,省下的人力物力还能多打几轮价格战。
当然,华为也不是没隐忧。现在79%的份额看着风光,可要是哪天车企们突然都开始自研,或者冒出个更便宜的替代方案,华为的蛋糕说不定就得缩水。但至少眼下,华为在智驾第三方市场已经坐稳了“头把交椅”,其他玩家想分杯羹,怕是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。
说到底,智驾这盘棋才刚开局。华为用技术实力和商业嗅觉抢占了先机,但新能源车市的战争从来不是“一招鲜吃遍天”。未来是自研派继续内卷,还是华为这样的“技术军火商”通吃市场?咱们骑驴看唱本——走着瞧。
2025-05-26 12:25:07
2025-05-26 12:25:07
2025-05-26 12:25:07
2025-05-26 12:25:07
2025-05-26 12:25:07
2025-05-26 12:25:07
2025-05-26 12:25:07
2025-05-26 12:25:07
2025-05-26 12:25:07
2025-05-26 12:25:07